本文相关基金

更多

相关资讯

嘉实动态

新质产业崛起,“超级机遇”布局有何新动态?

字体大小:

2025年DeepSeek横空出世,不仅掀起了泛AI产业化的浪潮,也带来了中国科技资产价值重估的投资逻辑。此后,越来越多“DeepSeek”时刻在高端制造、创新药等产业链相继上演。

二季度以来,全球资本市场因为美国极端关税、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影响出现大幅波动,中国资产的韧性再度得到验证。那些崭露头角的新质产业有何布局新动态?未来长期走势如何?

正值嘉实基金公募产品二季报新鲜出炉,小编梳理了多位基金经理的季报观点,这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

注:更多、更完整的基金产品2025年二季报请关注嘉实基金官方披露渠道。

很多结构性行业已经开启了盈利改善的新周期。随着二季度市场企稳,我们围绕企业利润改善和估值氛围,重点配置在以“新能源”、“新科技”、“新消费”、“创新药”为代表的四新资产。

——嘉实基金股票投研CIO姚志鹏

二季度市场孕育出了类似新消费、创新药以及季度末的AI算力等活跃主线。我们在科技板块增持了芯片、消费电子、显示面板类股票。截至报告期末,我们的行业配置依次为科技、医药、制造、消费。

——嘉实基金成长风格投资总监归凯

我们在重点持仓半导体高阶制程、港股互联网、车及智驾产业链的前提下,进行了小幅的调整,增加了因为关税战大幅调整的出口产业链,同时,我们依然维持了对于港股的高比例配置。

展望全年,我们依然是中国经济的乐观派,虽然前途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我们沿着“新质生产力”不断的提升供给能力,在需求端同时畅通内外两个循环,我相信所有的挑战大概率都能克服。

——嘉实大科技研究总监、嘉实科技创新基金经理王贵重

新一轮周期已在波动中展开,股票市场也呈现出了更多的线索。当前我们看好的方向包括但不限于:1)国内低利率环境下,银行等真红利类资产的价值重估;2)以黄金为代表的资源品;3)产业周期反转或应用渗透率提升,驱动部分科技和先进制造类公司重回增长轨道;4)宏观经济周期已到底部,静待可选消费、中游制造类企业的基本面改善。

——嘉实丰和灵活配置混合基金经理吴悠

重点产业方向观点

01

生物医药

报告期内,我们相对聚焦的创新药板块收获了较大涨幅,预计板块后续的波动可能会加大。中长期来看,中国创新药公司全球化发展的新周期才刚刚开始,优质龙头企业仍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嘉实大健康研究总监、嘉实互融精选基金经理郝淼

医药板块在近3-4年的调整后,对内外部影响因素的消化已较为充分,且创新全产业链支持、集采规则优化等积极信号不断增多,医药板块的中长期投资价值依然明确。

——嘉实医药健康股票基金经理孙晓辉

国内药企底层发展逻辑进化,出海/BD成果逐渐体现在财务报表层面,且2025~2027年即将进入新药新周期,拥有平台化的双抗/ADC/代谢管线的药企是我们核心关注的标的;同时创新药上游材料平台公司也是报告期的重点配置。

——嘉实品质发现混合基金经理蔡丞丰

医药行业的发展动态值得关注。从多项指标衡量,中国医药在全球范围的竞争力实现了巨大的提升,斐然的成果正在以多种方式呈现出来,包括新产品上市,关键临床进展,对跨国药企的产品授权,重大医学会议报告等。

——嘉实核心优势股票基金经理胡宇飞

国内基本面部分行业的结构性的机会仍然明显,如国内创新药企业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研发积累后,涌现出了一批全球有竞争力的分子,部分分子直接通过和跨国大药企的交易完成价值发现后,有竞争力的创新药企也随之得到了向上重估。

——嘉实大周期研究总监、嘉实周期优选混合基金经理肖觅

02

先进制造

随着新能源车自动驾驶车载芯片以及AI推理算力需求的增加,供需关系有望维持在紧平衡状态,龙头企业在相关领域存在显著空间。

国产替代在先进制程上有所突破,目前在14nm工艺上初步量产,并向更先进工艺节点迈进。半导体设备和材料作为国产化率提升的核心战场,在政策和大基金支持下预计会迎来扩产潮,并在光刻机和光刻胶等核心环节持续突破。

从长期视角出发,我们聚焦于半导体领域中技术突破、产业升级、供不应求的细分方向,其中高端芯片设计与半导体设备和材料会是国产替代深度与需求高度的交集领域,是关注的核心方向。

——嘉实基金Smart-Beta和指数投资首席投资官、嘉实中证半导体指数增强发起式基金经理刘斌

我们仍然选择具备竞争优势的制造行业,以车+能源为核心,围绕先进制造的“2+2”投资框架展开投资。我们对半导体先进制程扩产以及车智能化保持全年看好,这是在制造端比较清晰的产业趋势。

——嘉实基金大制造研究总监、嘉实先进制造股票基金经理刘杰

在国际形势不确定性增加以及国内科技产业升级较快的背景下,国内的硬科技和高端制造业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我们预期内需政策会逐步加码,制造业行业的盈利有望逐步回升。结构上,我们相对看好半导体、军工、新能源等泛科技领域,同时也看好受益美元贬值的大宗商品。

——嘉实互通精选股票基金经理杨欢

03

人工智能AI+

展望下半年,国内经济在政策支持下有望持续复苏。科技行业有望成为经济增长重要引擎,人工智能、半导体等领域或加速创新,推动产业变革,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有望为市场带来新的投资机遇。

——嘉实信息产业基金经理李涛

进入5月以来,海外看到模型的Tokens同比有加速增长的趋势,CSP对于下半年的资本开支明朗化,供应链环节的光模块需求有所上调,且增幅可观。短期边际变化对投资者的信心恢复有一定作用,但是更多还是长期锚定的市场空间和成长持续性。

——嘉实全球产业升级股票发起式基金经理陈俊杰

作为具有强Beta属性的板块,轻资产的芯片设计公司在高景气或新产品周期时往往具有巨大的业绩弹性;过去一年,我们已见证一批优秀的中国本土公司实现超越国内外竞争对手的增速以及超预期的业绩弹性,GPU/SoC/ASIC/CIS/高速连接/存储/显示驱动等都是我们重点布局的芯片品类。

——嘉实绿色主题股票发起式基金经理蔡丞丰

人形机器人未来产业突破重点是大脑,即泛智能化水平。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特斯拉Optimus智能化进展。个人理解马斯克的思路是:尽快确定终极硬件方案,然后进入千台训练收集数据阶段,希望带来具身智能模型的能力涌现。具身智能最大的瓶颈是缺乏数据,而硬件标准化才能保障数据质量。

——嘉实制造升级股票发起式基金经理孟夏

二季度关税战、国内AI节奏的预期波动不改我们看好中国科技制造的判断,核心线索是AI的云到端,在云和国产算力、智驾和AIOT、半导体高端突破、AI应用方面,存在着持续的投资机会。

——嘉实前沿创新混合基金经理何鸣晓

04

港股科技

AI、智驾、先进制程等都是我们长期看好的港股科技方向。短期一些业绩的扰动使得估值压力降低,我们可以持续长期持有优质标的。香港市场的繁荣才刚刚开始,而科技资产的性价比也在逐渐提升。

——嘉实港股互联网产业核心资产混合基金经理王鑫晨

港股科技二季度在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中直面风偏冲击,我们一直保持对中国科技的乐观信心,港股配置维持高仓位,集中在消费电子、半导体、新能源车、互联网等中国优势资产上。

恒生科技的重估力量还是南下资金,考虑到互联网部分标的的国内高预期,我们二季度做了收缩和仓位调整,并且持续保持对海外多头是否回流中国优质资产的观察。

——嘉实创新先锋混合基金经理彭民

我们在二季度抓住由于美国关税扰动带来的机会,加大对于香港科技的配置。同时也逐渐增加一些新消费的配置比例。未来我们将围绕内需、科技制造、出口升级相关线索进行布局。

——嘉实创新动力混合发起式基金经理杨欢

05

新消费

二季度消费行业走出了显著的结构性行情,该趋势25H2仍将延续。此轮内需资产的定位是反转而不是反弹,胜负手仍将聚焦于消费成长股上,新品类、新渠道、新区域、新人群、新技术驱动所谓“新”消费,强竞争力驱动“旧”消费,无论新旧,在2025年基本面率先企稳改善的企业都将是这一轮最重要的投资方向。

——嘉实基金大消费研究总监、嘉实消费精选股票基金经理吴越

06

绿色能源

新能源行业里,风电基本面趋势优于光伏。我们持续看好储能,从大储到工商业,再到针对用户侧的户储,行业景气持续上行,这也是解决消纳的问题的重要方式。电动车行业最看好电池,海外投资者对龙头公司溢价定价充分说明这类资产的全球竞争力。

——嘉实基金大制造研究总监、嘉实碳中和主题混合基金经理刘杰

锂电基本面年内仍然会保持强势;光伏基本面下半年面临严峻考验;对于储能市场当前表现得过度悲观,国内和海外的实际情况都比预期更优;固态电池和海风仍然是我们今年最看好的两大细分方向。

——嘉实清洁能源股票发起式基金经理宋阳

注:以上看好方向为基金经理当前看好方向,不代表相关基金产品未来长期必然投资方向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业绩,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本基金业绩的保证。上述产品由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


新质产业崛起,“超级机遇”布局有何新动态?

2025-07-23 来源:嘉实基金

2025年DeepSeek横空出世,不仅掀起了泛AI产业化的浪潮,也带来了中国科技资产价值重估的投资逻辑。此后,越来越多“DeepSeek”时刻在高端制造、创新药等产业链相继上演。

二季度以来,全球资本市场因为美国极端关税、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影响出现大幅波动,中国资产的韧性再度得到验证。那些崭露头角的新质产业有何布局新动态?未来长期走势如何?

正值嘉实基金公募产品二季报新鲜出炉,小编梳理了多位基金经理的季报观点,这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

注:更多、更完整的基金产品2025年二季报请关注嘉实基金官方披露渠道。

很多结构性行业已经开启了盈利改善的新周期。随着二季度市场企稳,我们围绕企业利润改善和估值氛围,重点配置在以“新能源”、“新科技”、“新消费”、“创新药”为代表的四新资产。

——嘉实基金股票投研CIO姚志鹏

二季度市场孕育出了类似新消费、创新药以及季度末的AI算力等活跃主线。我们在科技板块增持了芯片、消费电子、显示面板类股票。截至报告期末,我们的行业配置依次为科技、医药、制造、消费。

——嘉实基金成长风格投资总监归凯

我们在重点持仓半导体高阶制程、港股互联网、车及智驾产业链的前提下,进行了小幅的调整,增加了因为关税战大幅调整的出口产业链,同时,我们依然维持了对于港股的高比例配置。

展望全年,我们依然是中国经济的乐观派,虽然前途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我们沿着“新质生产力”不断的提升供给能力,在需求端同时畅通内外两个循环,我相信所有的挑战大概率都能克服。

——嘉实大科技研究总监、嘉实科技创新基金经理王贵重

新一轮周期已在波动中展开,股票市场也呈现出了更多的线索。当前我们看好的方向包括但不限于:1)国内低利率环境下,银行等真红利类资产的价值重估;2)以黄金为代表的资源品;3)产业周期反转或应用渗透率提升,驱动部分科技和先进制造类公司重回增长轨道;4)宏观经济周期已到底部,静待可选消费、中游制造类企业的基本面改善。

——嘉实丰和灵活配置混合基金经理吴悠

重点产业方向观点

01

生物医药

报告期内,我们相对聚焦的创新药板块收获了较大涨幅,预计板块后续的波动可能会加大。中长期来看,中国创新药公司全球化发展的新周期才刚刚开始,优质龙头企业仍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嘉实大健康研究总监、嘉实互融精选基金经理郝淼

医药板块在近3-4年的调整后,对内外部影响因素的消化已较为充分,且创新全产业链支持、集采规则优化等积极信号不断增多,医药板块的中长期投资价值依然明确。

——嘉实医药健康股票基金经理孙晓辉

国内药企底层发展逻辑进化,出海/BD成果逐渐体现在财务报表层面,且2025~2027年即将进入新药新周期,拥有平台化的双抗/ADC/代谢管线的药企是我们核心关注的标的;同时创新药上游材料平台公司也是报告期的重点配置。

——嘉实品质发现混合基金经理蔡丞丰

医药行业的发展动态值得关注。从多项指标衡量,中国医药在全球范围的竞争力实现了巨大的提升,斐然的成果正在以多种方式呈现出来,包括新产品上市,关键临床进展,对跨国药企的产品授权,重大医学会议报告等。

——嘉实核心优势股票基金经理胡宇飞

国内基本面部分行业的结构性的机会仍然明显,如国内创新药企业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研发积累后,涌现出了一批全球有竞争力的分子,部分分子直接通过和跨国大药企的交易完成价值发现后,有竞争力的创新药企也随之得到了向上重估。

——嘉实大周期研究总监、嘉实周期优选混合基金经理肖觅

02

先进制造

随着新能源车自动驾驶车载芯片以及AI推理算力需求的增加,供需关系有望维持在紧平衡状态,龙头企业在相关领域存在显著空间。

国产替代在先进制程上有所突破,目前在14nm工艺上初步量产,并向更先进工艺节点迈进。半导体设备和材料作为国产化率提升的核心战场,在政策和大基金支持下预计会迎来扩产潮,并在光刻机和光刻胶等核心环节持续突破。

从长期视角出发,我们聚焦于半导体领域中技术突破、产业升级、供不应求的细分方向,其中高端芯片设计与半导体设备和材料会是国产替代深度与需求高度的交集领域,是关注的核心方向。

——嘉实基金Smart-Beta和指数投资首席投资官、嘉实中证半导体指数增强发起式基金经理刘斌

我们仍然选择具备竞争优势的制造行业,以车+能源为核心,围绕先进制造的“2+2”投资框架展开投资。我们对半导体先进制程扩产以及车智能化保持全年看好,这是在制造端比较清晰的产业趋势。

——嘉实基金大制造研究总监、嘉实先进制造股票基金经理刘杰

在国际形势不确定性增加以及国内科技产业升级较快的背景下,国内的硬科技和高端制造业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我们预期内需政策会逐步加码,制造业行业的盈利有望逐步回升。结构上,我们相对看好半导体、军工、新能源等泛科技领域,同时也看好受益美元贬值的大宗商品。

——嘉实互通精选股票基金经理杨欢

03

人工智能AI+

展望下半年,国内经济在政策支持下有望持续复苏。科技行业有望成为经济增长重要引擎,人工智能、半导体等领域或加速创新,推动产业变革,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有望为市场带来新的投资机遇。

——嘉实信息产业基金经理李涛

进入5月以来,海外看到模型的Tokens同比有加速增长的趋势,CSP对于下半年的资本开支明朗化,供应链环节的光模块需求有所上调,且增幅可观。短期边际变化对投资者的信心恢复有一定作用,但是更多还是长期锚定的市场空间和成长持续性。

——嘉实全球产业升级股票发起式基金经理陈俊杰

作为具有强Beta属性的板块,轻资产的芯片设计公司在高景气或新产品周期时往往具有巨大的业绩弹性;过去一年,我们已见证一批优秀的中国本土公司实现超越国内外竞争对手的增速以及超预期的业绩弹性,GPU/SoC/ASIC/CIS/高速连接/存储/显示驱动等都是我们重点布局的芯片品类。

——嘉实绿色主题股票发起式基金经理蔡丞丰

人形机器人未来产业突破重点是大脑,即泛智能化水平。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特斯拉Optimus智能化进展。个人理解马斯克的思路是:尽快确定终极硬件方案,然后进入千台训练收集数据阶段,希望带来具身智能模型的能力涌现。具身智能最大的瓶颈是缺乏数据,而硬件标准化才能保障数据质量。

——嘉实制造升级股票发起式基金经理孟夏

二季度关税战、国内AI节奏的预期波动不改我们看好中国科技制造的判断,核心线索是AI的云到端,在云和国产算力、智驾和AIOT、半导体高端突破、AI应用方面,存在着持续的投资机会。

——嘉实前沿创新混合基金经理何鸣晓

04

港股科技

AI、智驾、先进制程等都是我们长期看好的港股科技方向。短期一些业绩的扰动使得估值压力降低,我们可以持续长期持有优质标的。香港市场的繁荣才刚刚开始,而科技资产的性价比也在逐渐提升。

——嘉实港股互联网产业核心资产混合基金经理王鑫晨

港股科技二季度在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中直面风偏冲击,我们一直保持对中国科技的乐观信心,港股配置维持高仓位,集中在消费电子、半导体、新能源车、互联网等中国优势资产上。

恒生科技的重估力量还是南下资金,考虑到互联网部分标的的国内高预期,我们二季度做了收缩和仓位调整,并且持续保持对海外多头是否回流中国优质资产的观察。

——嘉实创新先锋混合基金经理彭民

我们在二季度抓住由于美国关税扰动带来的机会,加大对于香港科技的配置。同时也逐渐增加一些新消费的配置比例。未来我们将围绕内需、科技制造、出口升级相关线索进行布局。

——嘉实创新动力混合发起式基金经理杨欢

05

新消费

二季度消费行业走出了显著的结构性行情,该趋势25H2仍将延续。此轮内需资产的定位是反转而不是反弹,胜负手仍将聚焦于消费成长股上,新品类、新渠道、新区域、新人群、新技术驱动所谓“新”消费,强竞争力驱动“旧”消费,无论新旧,在2025年基本面率先企稳改善的企业都将是这一轮最重要的投资方向。

——嘉实基金大消费研究总监、嘉实消费精选股票基金经理吴越

06

绿色能源

新能源行业里,风电基本面趋势优于光伏。我们持续看好储能,从大储到工商业,再到针对用户侧的户储,行业景气持续上行,这也是解决消纳的问题的重要方式。电动车行业最看好电池,海外投资者对龙头公司溢价定价充分说明这类资产的全球竞争力。

——嘉实基金大制造研究总监、嘉实碳中和主题混合基金经理刘杰

锂电基本面年内仍然会保持强势;光伏基本面下半年面临严峻考验;对于储能市场当前表现得过度悲观,国内和海外的实际情况都比预期更优;固态电池和海风仍然是我们今年最看好的两大细分方向。

——嘉实清洁能源股票发起式基金经理宋阳

注:以上看好方向为基金经理当前看好方向,不代表相关基金产品未来长期必然投资方向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业绩,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本基金业绩的保证。上述产品由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